環境優美的北票市城區一角。
市民在新建成的口袋公園里休閑娛樂。資料片
黨的十八大以來,作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經濟轉型城市,北票市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精準推進工業提質、農業提效、生態提升、城市提檔,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,城鄉面貌煥然一新,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。 幾年來,北票市持續保持“全國產糧大縣”稱號,先后獲評全省日光溫室番茄“一縣一業”示范縣、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、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、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、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。 引育同步 打造新產業鏈條 日前,在北票市宏發集團5萬噸熟食制品加工和冷鏈物流項目建設現場,廠房主體已初見雛形,項目建設正在積極推進。 宏發集團是一家集種雞飼養、雞雛孵化、飼料生產、基地養殖、肉禽加工、糞污生態治理、技術服務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。2022年,集團投資4億元新建年產5萬噸熟食制品加工和冷鏈物流項目,旨在進一步延伸白羽肉雞產業鏈。該項目建成達產后,可使北票市肉雞深加工率達30%以上,年產熟食制品3.53萬噸,調理食品1.47萬噸,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,安置就業400人。 近年來,北票市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陣地,著力做好結構調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精心打造環保裝備制造、清潔能源裝備制造、農產品深加工、交通設施、冶金制造、化工等7條產業鏈,基礎設施日臻完善,產業鏈條逐步壯大,數字經濟加快推進,營商環境不斷優化,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。截至目前,北票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擴大到130平方公里,現有各類企業304家,實現產值200億元,安置就業3.5萬人,年創稅增幅20%以上,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。 朝陽華興萬達輪胎有限公司位于北票經濟開發區輪胎產業園,主要生產丁基內胎、墊帶產品,年可生產丁基內胎2000萬條、墊帶1200萬條,占中國維修市場份額的50%,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印度、巴西以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。據介紹,公司將圍繞智能化,建設市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,將集中輪胎制造優勢產業,打造多功能、涵蓋智能互聯網的工業基地,改變工業制造傳統形象,壯大龍頭企業。 幾年來,北票市推動產業數字化、數字產業化雙向發力,2022年,新建5G基站170座,實現5G網絡城鄉全覆蓋,數字化改造華興萬達、海豐食品等企業15家。推進數字園區建設,經濟開發區智慧管理模塊建成,智慧化工園區監管平臺上線運行。在全省77家省級經濟開發區綜合考評中位列第七,連續三年提級進位。 北票市編制新能源產業規劃,500千伏川州變電站項目即將竣工投運,高登賽鋰電池電芯項目進展順利,北票綠電產業園暨增量配電網、中能建“儲能+新能源”一體化等項目簽約,新能源儲能基地建設實現破題。北票市鼓勵電子商務,發展現代物流,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“一中心五板塊”科學布局,莊頭物流園落地運營。挖掘礦區文化,拓展文旅產業,三寶礦山遺址公園開工建設,礦區文化園、煤城供熱鍋爐陳列館、北票綠道沿線橋群公園等工程竣工投用。搶抓京津冀產業轉移示范區、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等政策機遇,包裝爭取項目193個,到位資金47.3億元,連續三年位居朝陽市首位。北票市先后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、全省創新驅動助力示范區,被列為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縣。 截至2021年,北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4.5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8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17.3%;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.3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13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1.8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21%;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9家,總產值實現109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36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380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12%。 建管并重 建設宜居宜業家園 “這些年,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,家門口建起了口袋公園,身邊的環境越來越好!”日前,在北票市城關街道隆欣家園,居民劉女士高興地說。 今年,北票市實施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改造15個,新建口袋公園7處,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43.93%。如今,北票市城區主要街路達到了300米見綠、500米見園,居民推窗見綠,出門進園。每當夏季,鮮花簇簇,綠樹成蔭,小景小致,入眼成詩。老人步履輕緩,孩童歡聲蕩漾,大人小孩圍坐在長亭里,一起享受幸福時光。 近年來,北票市堅持統籌規劃、建管并重,城鄉面貌進一步改善,改造棚戶區面積359.9萬平方米,新建、購買住宅面積413.6萬平方米,安置居民近6萬戶。投資6.45億元的遼西北供水二期北票段順利完工,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優質水流進千家萬戶。投資6.3億元建設城鄉道路,城市外環路、濱河西路、北票綠道相繼建成通行,率先實現省數據庫內農村路網全部銷號。京沈客專北票站、朝凌高鐵巴圖營站建成投用,融入京沈兩小時經濟圈。北票市道路暢通工程全面鋪開,構建臺吉新城“三縱八橫”路網體系,城市斷頭路全部打通,使北票市“40里煤城”全面連接貫通,形成南北同城的全新格局。 北票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,執政為民,民生保障愈加堅實,一大批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高中布局優化調整,示范性高中平分學苗,省級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實現鄉鎮全覆蓋,順利通過國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驗收,成功創建全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。完善城鄉醫療基礎設施,實現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全覆蓋,獲評全國健康促進縣。加大孤兒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幫扶力度,2022年,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2%和6%,農村和城市特困供養金標準達到每人每年8112元和10536元。 10年來,北票市農業生產保持穩定,農業結構不斷優化,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,農民收入逐年提高。北票市先后獲評全省日光溫室番茄“一縣一業”示范縣、國家級出口蜂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,持續保持“全國產糧大縣”稱號。 臺吉鎮宋杖子村特色產業示范園將特色種植、農光互補和鄉村振興學堂相融合,形成集功能性、教育性、展示性、體驗性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;哈爾腦鄉建設新亭酒香文化廣場,以“黨建+生態”打造沿顧洞河流域酒高粱產業帶和酒文化景觀路;興順德農場投資220萬元建設“興順·牌樓”公園旅游休閑示范點,為群眾提供了一個環境優美、特色明顯的文化休閑場所……如今,一條條整潔的街巷、一處處構思奇巧的休閑公園、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示范園(帶),正在成為北票市鄉村建設的新亮點。 多年來,北票市深入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工程,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生活家園。今年,北票市實施省級鄉村建設行動示范縣建設,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,實現城鎮和村莊規劃統籌布局。每個鄉鎮立足自身實際打造一個鄉村建設示范村、一條生態觀光示范路、一條特色產業示范帶、一批旅游休閑示范點、一條城鎮建管示范街、一個群眾活動示范廣場,每一個村委會所在地示范組,建設一批美麗示范庭院,打造產業美、村莊美、庭院美、風尚美的“四美”示范鄉村。全市新建無害化衛生示范廁950個,整改戶廁10275個,新改建口袋公園101個,建設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2個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%以上,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%以上。北票市先后獲評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縣、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、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。 向綠而行 蓄積鄉村振興動能 日前,在北票市北四家鄉水保工程現場,大型機械轟鳴,挖掘機、鏟車來回穿梭,山上已經挖出一個個長方形的水平坑,工人們將水平坑里取出的土在坑外側筑壩,經過治理后,昔日陡坡山地將煥發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。 “這原本是一座荒山,坡陡、土壤結構松散、水土存不住。為了能夠減少水土流失,只能多栽樹,3年后,杏樹結果,村民可以靠采杏增加收益?!痹撪l水利站主要負責人說。據悉,該工程占地1100畝,涉及3個村,其中包括北四家村、上臺子村、東荒村。北四家鄉明年春季計劃栽植油松、杏樹等樹種。待工程全部完工后,將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同頻共振,為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。 多年來,北票市堅持連續治理、集中治理、規模治理和開發性治理水土流失,持續實施國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,以實施國家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為龍頭,緊緊圍繞遼寧省開展的農田基本建設“大禹杯”競賽活動,將治山治水與致富相結合,制定出生態、經濟效益一起抓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思路,為鄉村振興蓄積“綠色資本”。 北票市結合機構改革,打破部門界限、城鄉界限,整合城鄉綠化地機構、人員、資源技術,創新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、管護一體化,實現城鄉綠化優勢互補、融合發展,通過“優環境、強產業、聚文化”使“大黑山—東官河—涼水河—天鵝湖”生態經濟景觀帶戰略意義凸顯,持續推進“青山、碧水、藍天、凈土”工程,創建省級生態鄉鎮1個,省級生態村7個,大大加快了生態環境建設步伐。 截至目前,全市圍繞城市“五進”、農村“四旁”植樹綠化64.37萬畝,營造水土保持林169萬畝,發展干鮮果經濟林70萬畝,森林面積達到324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48.34%。累計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351萬畝,其中,興修水平梯田26萬畝、坡式梯田17萬畝。實施工程種草復綠10萬畝,生態修復49萬畝,其他治理措施20萬畝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66.3%,土壤侵蝕量減少45.93%;共實施治理小流域127條,治理度80%以上小流域面積占市域內應治理小流域總面積56%;林草保存面積占宜林宜草面積80.3%,坡耕地治理程度達到82.2%,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,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先后獲得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、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殊榮。